這條線路全程230公里,途中要翻越海拔3000米左右的6個埡口,路過6座較大的藏傳佛教寺院,是一條朝圣之路,騎行強(qiáng)度非常大。五日,從額濟(jì)納返回,還有兩天休息時間,騎友們都有事,沒人騎車,干脆開車?yán)@一圈吧。
出行路線:西寧--青沙山--查甫鄉(xiāng)--夏瓊寺--雄先鄉(xiāng)--堪達(dá)佛學(xué)院--卡夏底普勝寺--支扎鄉(xiāng)--支扎大寺--群加鄉(xiāng)--桑丹楞寺--千戶--拉脊山埡口--西寧。
夏瓊,本為藏語,意即大鵬,乃附會山形之勢以命名。其山在查甫鄉(xiāng)南盡頭,勢如展翅欲飛之大鵬,雄踞黃河北岸,俯瞰九曲盤旋,遠(yuǎn)眺千山萬壑 ,左倚尕吾山,右靠多爾福山,后托八寶山,有贊日:“青龍游于前,黃龜伏于后,灰虎臥于左,紅鳥翔于右”。東、西、北三面峰戀重疊,南面如刀劈斧削,陡峭萬仞,險絕異常。山頂建有古剎夏瓊寺,從南向北遠(yuǎn)望,寺院恰于大鵬右肩,古人譽(yù)為佛教圣地。
p1 夏瓊寺總面積為27萬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是藏傳佛教格魯創(chuàng)始人宗咯巴的發(fā)祥地,歷代三世、七世、十三世達(dá)賴捐金數(shù)千兩修飾了該寺殿堂,使該寺更加金碧輝煌,光彩四溢。該寺第一批經(jīng)師先后充當(dāng)了七世、八世達(dá)賴,九世班禪和三世章嘉活佛的經(jīng)師,1788年乾隆皇帝賜名“法凈寺”,并敕賜漢、藏、蒙、滿四種文匾一幅,上題“大乘興盛地”金字。
p2 夏瓊寺
p3 夏瓊寺為藏佛寺院,因藏傳佛教格魯派一代宗師宗喀巴大師在此剃度出家而聞名于世。該寺地勢異常,幽雅殊勝。寺后山崖形如展翅欲飛的鷲鳥,故得名“夏瓊寺”。寺內(nèi)至今藏有舍利子和阿底夏大師靈骨裝藏的洛洛夏惹觀間像、以釋迦佛舍利子裝藏的檀香木古塔、法王顧實汗的寶劍和頓珠仁欽、宗喀巴的金銅像、金書《甘珠爾》大藏經(jīng)等珍貴文物。在歷史上以戒律嚴(yán)格、多出名僧而聞名于該地。
p4 夏瓊寺
p5 藏族婦女頭發(fā)很有特色
p6 藏族婦女頭發(fā)很有特色
p7
p8 黃河在這里拐了幾個彎
p9
p10 寺院門口掛的,不知有何寓意。
p11 山坡上僧人的住房
p12
p13 位于深山峽谷中的青?斑_(dá)佛學(xué)院,地處化隆縣雄先鄉(xiāng)隆崗九龍溝中,此處有九座山,似九龍蜿蜒橫臥。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生”的意境。
p14
p15
p16
p17
p18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卡夏底普勝寺
p26 險峻的盤山路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山谷中的支扎大寺
p33 群加鄉(xiāng)
p34
p35
p36
p37
p38 格薩爾的拴馬柱
p39
p40